您的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我与数学作文

我与数学作文

时间:2023-10-14

数学作文。

写作是对个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同时也是向成功和成长道路打开大门的重要一环。写完文章后,我们所追求的进行文章修改的目标是:让语言更为明了,更加直观,更加生动。你知道写好文章有什么诀窍吗?希望你在这里能找到一些独特的见解。

我与数学作文 篇1

11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武汉市名特教师展示活动。其中育才小学王钊老师执教的人教社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合理安排》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这是教材新增内容,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烙饼这一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解答,并从优化的角度在多种烙饼策略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统筹思想非常抽象,怎样把它具体化,让学生容易明白,便于操作呢?王钊老师用巧妙、合理、艺术的提问把运筹思想“烙”在学生脑海里。

提问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王钊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在烙两个饼、三个饼的优化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烙更多的饼把学习过程层层推进,把静态的知识转化成了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逐步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下面我仅就课堂提问对本课做一些分析与思考: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提问。当学生还在“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维处于“困惑”之时,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火候”,及时进行“解惑”,把握准什么时候该问,什么地方该问。

【案例1】

当王老师就烙饼问题进行了简单交待,“1张饼烙2面,烙1面要3分,1个锅同时能烙2张饼”。“3张饼怎样烙最快呢?”问题刚刚抛出,学生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用学具动手实验3张饼的烙法。不一会儿功夫,孩子们一个个举着小手,争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王老师此时并没有急于展示正确结论,而是先充分肯定了用18分钟和12分钟烙法的学生,这时9分钟烙法的学生代表迫不及待的和同学们讲解了他们节省烙饼时间的好办法。两种方法的比较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9分钟这种烙法的价值。此时学生思维开始迸发了,不断地质疑着,9分钟烙法比12分钟、18分钟时间节省在哪了呢?王钊老师及时抓住学生的愤悱点,问“要尽快烙好饼,哪种最合理?”“为什么第三种安排最合理?”

【分析】

这里“为什么”的追问,可以说是整堂数学课的心脏、命脉。它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观察时间的多少上,更多地是促使学生透过现象思考其本质。原来第三种安排是充分利用了锅底,使锅底每次都能同时烙两张饼。这里的设计抓住知识关键点,问在该问处,问在当问时,突出了教学重难点,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深化,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学生通过探索、讨论,思维火花的产生、喷发和碰撞都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获得释放。

二、恰当选择提问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接受、理解、思考水平与课堂提问选用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从课堂提问的方式上来说有很多种,如:直问、曲问、正问、反问、疏问、追问等等,而每一种提问方式的作用及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在课堂上,设计的教学提问尽量要多用几种方式,这样才更能体现课堂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知识。

我与数学作文 篇2

粗心是每个人都会犯的错,不仅仅是孩子身上存在的毛病,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有存在。只不过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我们经常会见到家长之间会问道:孩子粗心怎么办?每当我们翻开孩子的作业本或者试卷的时候,看见出错的地方很多都是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题目,甚至还有漏题没有做。于是父母有的苦口婆心进行矫正,有的大发雷霆训斥,而孩子却依然故我毫无改进,家长们也是伤透了脑筋。

实际上,孩子粗心是有原因的。

第一、没法集中注意力

粗心是与注意力密切相关的。注意力比较差的孩子,在视知觉收到的信息传入大脑进行分析时,信息很容易受到干扰,就容易出现错误、遗漏或遗失,从而导致粗心。研究表明,大多数在走路前没有充分爬过的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学习中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的协调性差,从生理层面上来分析,难以甚至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动,妨碍了他们从外部世界获取有用的信息,许多感官信息未能传递到大脑,以至于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

视知觉不是视觉,是把眼睛将所看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对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一种能力。有的孩子把69写成96;有的孩子总把十位数与个位数相加,对位不齐;有的孩子答案计算正确,抄写时却抄错了。这些或多或少的问题,都与孩子的视知觉能力有关。

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因人而异。当一个孩子的视知觉能力达不到同龄孩子的水平,这就会导致粗心现象的出现。

第二、知识点掌握不全面,造成认知不清

比如一些孩子对学习新知识不够重视,重点难点浑然不知,西瓜芝麻分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知识点的掌握上凌乱无序,方法点的理解上一知半解,不能讲一个个的知识点,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说起来懂了,具体却又讲不明白,如果课后不及时巩固复习,学到的零散知识很快就会忘记。因此作业考试中必然出现差错和漏洞。另外,在数学学习中,有的孩子由于对事物感知能力差,再加上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这些孩子不能清晰准确掌握数学概念法则。如果对待这些差错和漏洞的态度是麻木不仁、放任自流、敷衍了事,差错就会越来越多,漏洞就会越来越大。这样的知识状况就会对以后新知识的学习造成障碍,结果可想而知。

那我们又要如何正确纠正孩子的粗心问题呢?

了解了粗心的真正原因后,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孩子进行纠正,简单的重复练习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以及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同时迁移到学习中,能够有效的减少上面提到的各种粗心现象。

第一,强化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可以说如果没有责任心,对什么事情都敷衍塞责,马虎了事,必然做不好。有了责任心以后,才会谨慎从事,细致认真,不敢有半点儿懈怠。要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家长光靠说教不行,还得身体力行,亲自做示范,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我们想想一下,一个懒散的父母会培养出严谨细致、富于责任感的孩子。具体来说,在家里可以给儿童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负责扫地或洗碗或者洗自己的袜子之类,干好了给予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家长不能客气,应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总之,就是让他负起责任来。长期坚持下来,持之以恒,孩子的责任心会大大增强。

第二、培养集中精力的好习惯。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将,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对孩子的干扰,使他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还有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总是先打开电视,然后边看边写作业,或者耳朵上戴着耳机,一边摇头晃脑地唱着歌,一边做习题。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心二用的不良习惯,这样作业出错的概率会大很多,效率也不高,作业半天都做不完。另外,我们要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游戏活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或玩乐,在做活动、运动或玩乐中时也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做到劳逸结合,同时让孩子明白集中精力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第三、保持耐心。对孩子粗心这个毛病,做家长的千万急不得,我很理解一些家长的心情。我的孩子也有粗心这样的毛病。记得上个月,孩子数学测试做漏了题,扣了3分,被老师加倍罚分,共扣了6分,孩子心里很难过,抱着陈老师伤伤心心地哭,我们知道后反而安慰孩子,和她一起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后来一段时间,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上星期测验,又有一道题忘记做,被扣罚了1分。这说明孩子在改正粗心的毛病中会有反复。我们也曾经给孩子讲,粗心说带来的后果。孩子也开始渐渐明白道理了。但是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时间。特别是千万不要打孩子,体罚孩子。它会带来非常负面的后果。因为你的行为不是在纠正,反而是强化。尽管孩子当面承认了错误,收到了一时之效,但管不了多久,孩子又会故态重生,为什么呢?那是孩子没有真正入脑、入心,所以持续时间就短。因此对孩子粗心的毛病保持足够的耐心,不迁就,不粗暴。这样,你就能够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来改变他的习惯以至于最后改变个性。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孩子的粗心渐渐减少。

自己能认识到,却无法改过来,心理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真希望广大教师和家长在正确认识“数学障碍”的同时,对粗心的学生,老师应该想设法改进一些,帮助粗心学生各方面。

我与数学作文 篇3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主要策略是通过从学生喜欢的课本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量出的结果不一样;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有时量出的结果一样,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我叫孩子准备好了要用的学具,曲别针和一角的硬币7个。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做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这一个活动中有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直尺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显然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教具的实用性,让孩子能够比较方便。而且是为了让学生的比较容易进行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的。但是孩子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学生用的尺子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

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我与数学作文 篇4

随笔资料:这学期从村小转过来的学生中,有两个特别有特色,其中一个不管做什么始终低着头,好像永远在低头认罪,另一个课堂上总是拿着笔不停地写着,这两个孩子一入学我就发现他们与众不同,多次沟通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开学一个月来除了会读一些大数外,本学期所学的其它的知识掌握的都不是太好,有些根本就没有掌握。在这中间也断断续续地对他们进行过一些辅导,但由于基础太差,收效甚微。有时,看到他们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我真有点恼火,语气也有些硬,这样一来,这两个孩子看到我更不敢讲话了。

本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方面,其实考察的就是学生的技能,没有过多的思维含量,一般智力水平的人都能接受。可从第一次教学口算后的作业中发现这两个人是一题也不会。怎么办呢?昨天中午,我叫来了两个人,了解到他们原来连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都不会,10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熟练。于是我就从两位数乘一位数慢慢手把手地教他们一题一题的做,一个中午下来,其中的一个已经会做两位数乘两位数了,另一个还有点困难,在辅导他们做的时候我总是不断地鼓励,并不时地挑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告诉他们如果这样下去,肯定能学好,只要他们愿意学,一有空就来找我,我都会教他们。上课了,两个孩子高兴地走了。

今天早上,我正在“游”饭碗,忽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喊声:老师好。一个月来,这个孩子可是第一次叫我,当时我真的很激动,连忙问道:想不想做题,她马上转过身跑到教室里拿来作业本。又经过一个早晨的辅导,这两个孩子进步都挺大:一个已经能慢慢跟上教学节奏,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是非常慢的,另一个也已经会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式题了;经过两天亲密接触,两个孩子和我不再陌生,愿意与我交往,这才是主要的。

思考一:虽然我不太认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我认为只要教师肯付出,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是没有问题的。通过接触这两个孩子,如果他们基础能好一些,我也有耐心一些,相信他们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

思考二:这两个孩子从小父母就出去打工,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农村的老人,一般都没有文化,在家中,他们只能供给孩子们最简单的吃穿,至于教育方面,只能靠天收,特别是有些年龄偏大些的长辈,家庭教育简直就是空白。其实在我们学校,通过统计数据发现有近四分之一学生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出去打工,这一现状给农村的教育带来了一大难题:一方面,由于长期跟随老人,缺乏教育,这些学生的行为习惯差,给教育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缺乏早期的智力启蒙教育和学习期间必要的家长监督,不少都成了学习上的“钉子户”。看到这种情况,每次家长会我都不会放弃向家长灌输挣钱重要,孩子也重要的思想,可家长们看到的是都眼前的利益,孩子成才与否那是今后的事情,现在还不着急。我估计,今后相当长的的一段时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会成为农村教育的一块心病。

思考三:孩子们的心理也有一杆秤,你亲近他,他也能亲近你。有了亲近,他将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就拿今天的例子来说吧,过去的一个月,我也没有少教过他们,可就是吃力不讨好,可我一旦改变了方式,孩子们就会主动找到我,有了主动学习的精神,学习效果显著就明显不一样。如果我能坚持一个月,这两个孩子肯定会有不小的进步,但愿能坚持吧!

我与数学作文 篇5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很简单,简单的我只是让学生们预习一下他们就基本会做了,只需要我再重复一遍加深印象,因此我的教学方式和课后的练习就显得很重要。因为知识仅仅是知识,小学生学习到的仅仅是知识。而我授课的过程是要帮助学生把这些知识串联成为一个整体,并将本课的三维目标很好的传达给他们。课后的练习自然也很重要,数学习题的做题格式以及学生认真、细心的态度都需要在习题中发现并培养。这里,我想要说说给小学生布置作业的一点看法。

听多了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声音,因此我也想着尽可能的给学生少布置作业。我给他们布置的作业就只有一道题,并且还不用抄题,只需要他们把计算过程和答案写上就可以了。原本以为这样做应当没问题,学生们负担轻了,做起功课来自然要认真一些。然而收上来的作业本却出乎我的意料,字写得歪歪扭扭姑且可以理解,计算过程很简单也说的过去,但最基本的做题格式也都很少有人写对。学生们或许以为我不让他们抄题也就不用写答案和单位了,只把一个算式摆在那里,而且还有很多是算错的。尽管在让他们做之前我已经给了足够的提示,但二年级学生毕竟还只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再怎么想象,也终究代表不了他们的现状。依我看,我所布置的三次作业虽然不用花费多少功夫就能做完,但基本没有用处,因为本课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内容我都没有达成,这几次的作业也可以说是失败的。对于此,我做了如下思考:

首先,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自然要严格控制,但并不是不要“负担”,而只要不是“负担过重”,适当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也有利于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适应数学习题的常规模式,比如应用题要写答案、要带上单位等等。新教师往往会因噎废食,听惯了一种声音,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是全盘避免这种情况,要不就是有深深的陷入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中去。在学生课业负担多少的问题上,新教师常常犯错并不鲜见。

其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是否应当根据习题做的好坏分出一个等级来呢?我是指对作业做的好的同学得上一个“优秀”或者“A”;对做的不好的同学打上一个大大的“X”?小学生自然喜欢多被老师鼓励和表扬,得到“优秀”的学生也自然很高兴,但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应当是让作业做的不好的学生也能得到表扬和鼓励,因为在表扬和鼓励之后他们的进步会更明显。所以,作业后面时不时写几句鼓励的话,画上一个笑脸的符号,不失为一种有效地鼓励措施。

最后,我想说的是,即便是布置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也很有学问,这也是一名新教师该用心思考的。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又最大限度的考察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这便是优质作业所能达到的效果。而目前我的做法是,并不会对学生的作业做过多的思考,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随意布置作业,这样的结果便是学生只是机械性的在做题,并没有达到预定的练习效果。

我与数学作文 篇6

教材简析:

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起,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首先让学生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

基于这样的教学重点,我在设计时,是这样去做的:

1、重视策略的形成,而不只是关注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将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探索和掌握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提炼相应的经验、技巧、方法,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2、重视对策略的体验,而不只是关注策略的应用。解决问题教学的本质应是“策略的形成”,而不是问题的解法和结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

学生在反复比较中形成策略,在应用中体验策略。由“原来的不知道该如何整理”到“自觉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

我看到了论坛上,大家给我提出来的建议,我会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

1、想把题当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全部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所以感觉课堂上重点不是很突出。

2、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对学生的针对性的评价比较少。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平均数意义,会求平均数;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通过对这个单元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体会学平均数的必要性。

平均数是表示数据集中程度的特征数。为了让学生认识平均数的数据,我们在教学中没有直接呈现概念引出平均数,而是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到学平均数的必要性。

2、让学生在具体的试验与操作活动中加深对事物发生可能性的体验。

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知道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不可能发生,还要进一步体会有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些,有的可能性小些。如在“猜一猜”中,安排了“转盘”和“抛图钉”两试验活动。设计这些试验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测—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对事物发生可能性大小的直观体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让学生亲自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学生首先猜测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并将所得结果与自己的猜测进行比较。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将自己的最初猜测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这将促进他们主动修自己的错误经验。

我与数学作文 篇7

在教学中,我长期又细心地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义务教育的普及,他们一帆风顺进入初中。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有个学生非常聪明。就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就用专题来教育他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他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什么。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优点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开放过度,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我与数学作文 篇8

这学期从村小转过来的学生中,有两个特别有特色,其中一个不管做什么始终低着头,好像永远在低头认罪,另一个课堂上总是拿着笔不停地写着,这两个孩子一入学我就发现他们与众不同,多次沟通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开学一个月来除了会读一些大数外,本学期所学的其它的知识掌握的都不是太好,有些根本就没有掌握。在这中间也断断续续地对他们进行过一些辅导,但由于基础太差,收效甚微。有时,看到他们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我真有点恼火,语气也有些硬,这样一来,这两个孩子看到我更不敢讲话了。

本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方面,其实考察的就是学生的技能,没有过多的思维含量,一般智力水平的人都能接受。可从第一次教学口算后的作业中发现这两个人是一题也不会。怎么办呢?昨天中午,我叫来了两个人,了解到他们原来连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都不会,10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熟练。于是我就从两位数乘一位数慢慢手把手地教他们一题一题的做,一个中午下来,其中的一个已经会做两位数乘两位数了,另一个还有点困难,在辅导他们做的时候我总是不断地鼓励,并不时地挑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告诉他们如果这样下去,肯定能学好,只要他们愿意学,一有空就来找我,我都会教他们。上课了,两个孩子高兴地走了。

今天早上,我正在“游”饭碗,忽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喊声:老师好。一个月来,这个孩子可是第一次叫我,当时我真的很激动,连忙问道:想不想做题,她马上转过身跑到教室里拿来作业本。又经过一个早晨的辅导,这两个孩子进步都挺大:一个已经能慢慢跟上教学节奏,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是非常慢的,另一个也已经会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式题了;经过两天亲密接触,两个孩子和我不再陌生,愿意与我交往,这才是主要的。

思考一:虽然我不太认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我认为只要教师肯付出,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是没有问题的。通过接触这两个孩子,如果他们基础能好一些,我也有耐心一些,相信他们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

我与数学作文 篇9

1、本课以观察学生熟悉的教室、书包等物体为线索,实物与电教化的手段使用作为必备的。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因此,本课教学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趣”“活”三个方面。首先,“趣”体现在我用故事“盲人摸象”导入,从一开课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摸象,从不同方向摸到不同样子,观察物体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愿意提出问。活”还体现在观察书包、举手游戏、分享同学的照片,看图找位置微课等多个环节,这既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充分展现了数学的魅力,使学生主动观察后,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使这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落到实处,是本课教学所极力追求的目标。

2、在侧面观察中,有的时候学生忽视了面对面相反性的特点,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一点做为本课的难点,我通过让学生先说说,再结合上学期左右相对性的知识进行了游戏活动,并根据物体的形状对方向进行判断制作了微课,这样去突破难点,通过学生信息反馈,我发现部分学生的空间观念很薄弱,让他们正确快速的说出正面、侧面存在着问题,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

我与数学作文 篇10

一直都很想做一件事,就是把每一天工作中涌现的值得记录的事情一一保存下来,但想总比做容易,并不是真就那么难以做到,很多时候阻碍自己去做的不过就是那一念之间的懒惰。08届的高三教学就这样劳碌兼模糊的过去了,虽然学生最终出来的造诣都还不错,但总结起高三这一年,却发现自己不知从何说起,并不真就没什么好去回忆的,去迷恋的,去总结的。而是时过境迁,当时那一霎那思想的灵光,因为没能及时记录下来,便也随时间逝去,一去不复返了。

凤凰花又开了,有幸,因为08届考得还不错,两个平行班都过了540的平均分,学校似乎也从中看到了年青教师的力量,又给了我一次带高三毕业班语文课的机遇。这一次,我再不能只甘当个思想上的巨人、举动上的矮子了。于是,便有了接下来这每一天的教学随笔(盼望能日日坚持)。不去计较文字有多么生硬幼稚,不去计较内容里透出的思想有多么平庸无奇,不去计较它是否能见出一个“老高三”(只带过一年,戏谑自己罢了)该有的程度,更不去计较是否有人会恩赐般地赏识它。只求能让信马由缰的思想找个归属之地,只求能让怀疑的心思找个暂时歇脚的地方,只求一一真实记录下这高三毕业班教学的点点滴滴,若能真由其中得到些思想的火花,一些泽被日后教师职业生涯的启发,那就算是最大的运气!

我与数学作文 篇11

今天,妈妈买了许多核桃,我迫不急待地打开袋子一看,哇,这么多啊!有的是脱了皮的,有的还穿着绿色的外衣,有的才掉了一半的皮子。

我拿起一个带皮的核桃,仔细观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比鸡蛋还要大呢,我闻了闻,散发出一股既苦又涩的味道。我问妈妈:“核桃上这层绿皮有什么用呢”?妈妈告诉我:“孩子,你不能小看这层绿皮,它不但可以保护核桃,让它健康成长,而且还可以做染料呢。”

我砸开手里的核桃,剥开绿皮,核桃的真面目展现在眼前,核桃的一侧圆圆的,另一侧有尖尖的突起,用手摸摸很疼,像被针扎了似的。它身上有对称的两条线,周围好像刻了一些图案,有的像鸡爪,有的像山丘,有的还像大海里的波浪,真是太有趣了!

妈妈教我怎样砸核桃,先把突起的部位朝上,用左手扶着核桃,右手拿着锤子轻轻一敲,核桃就分成了两半。我发现核桃的果肉就像人的大脑,怪不得它被称为健脑食品呢。我轻轻地一掰,果肉就出来了,外面包着一层金黄薄薄的外衣,把外衣剥开,洁白如玉的果肉呈现在眼前,吃起来又香又脆,吃完后口里还留着淡雅的清香。

夏天,核桃树叶散发出的气味,可以驱赶苍蝇蚊子。核桃树下是人们乘凉的好去处。看来核桃全身都是宝啊!

看过五年级小学生说明文的人都会看:

1.五年级的说明文

2.小学五年级说明文描写蚂蚁

3.五年级说明文作文

4.五年级萝卜用途的说明文作文

5.五年级小学生写周记范文5篇

我与数学作文 篇12

1984年1月,退居二线的苏步青教授在上海办起了一个中学数学教师讲习班。在开学后的第一堂课上,他郑重地对学员们说:"先和大家约法三章: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迟到的不要进来,名师不一定出高徒,严师才能出高徒。"学员们以热烈的掌声通过了"约法三章"。

苏步青要求学员做到"约法三章",他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他住在郊外的复旦大学,但每次上课都是提前半小时来到教室。他虽然已至耄耋之年,又是驰名中外的学者,但还是坚持自己动手擦黑板、挂示教图等,凡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他都自己亲自去做,凡是要求学员做到的,他首先做到。

一次,他去医院探望住院的夫人,一看时间,离上课还有一个小时了,外面还下着大雨,有人劝他不要去上课了,给学校打个电话说有事就行了。苏老说:"我和学员们"约法三章",自己不遵守,怎么取信于他们呢。"最后还是去上课了。

相关下载

相关标签

最新更新

精彩专题

更多+

游戏排行

软件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