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生态环境报告

生态环境报告

时间:2023-12-10

生态环境报告。

纸本上的知识光理解是不够深刻的,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我们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写报告。在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必须经过反复检查,以避免出现客观错误。您是否在写报告时感到迷茫呢?值得转手游网编辑为您精选了“生态环境报告”,这是不容错过的。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但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生态环境报告(篇1)

20xx年,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建工作在市级机关工委和市局党组正确领导下,坚持强基固本,强化党建引领,为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水平,建设“强富美高”新X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一、坚持政治引领,坚定理想信念。一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六稳”“六保”和“决战‘过万亿’走在前”主题实践等活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自觉践行“两个维护”。通过学习研讨、专题辅导、调查研究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体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参观七战七捷纪念馆、泛书房红色报馆、X公铁大桥和宪法宣誓等活动,筑牢信仰之基。二是守牢意识形态底线。层层签订责任书,定期分析研讨形势,健全八项管理机制,加强阵地建设与管理。严格新闻发布和舆情处置,组织“公众看生态”、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聚焦X环保等活动,牢牢掌握工作主导权。截止X月X日,召开新闻发布(通气)会X次,主流媒体发稿X篇。三是压实从严治党责任。制定党组、党组书记及班子成员从严治党“三个清单”和“三级书记”抓党建责任体系,建立履责记实提醒通报、党建例会、从严治党季度督查、年度考核等机制,倒逼责任落实。

二、坚持固本强基,筑牢战斗堡垒。一是实施书记领航。内培外训,提升书记、党务干部履职能力。制定“第一书记”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在市、县局党组推进落实。二是规范组织建设。参与全省系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试点,经验做法全省交流。严格“三严一厚”“三严三规”党员教育监督,坚持班子成员双重组织生活“季统计”、支部生活“月抽查”,开通党费管理系统,严格党员发展和自查自纠,推动离退休支部提档升级。年内获评市级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X个、“五星级党支部”X个、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各X人。三是激发组织活力。开展“党团家国”红色教育、“清洁家园、美化环境”志愿服务、无偿献血、慈善捐款等活动,激发担当奉献意识,X名青年被授予“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优秀青年”称号,X个单位荣获“X省五一劳动奖”。

三、坚持品牌带动,锻造忠诚担当铁军。一是围绕党建融合促攻坚。持续创建“X绿盾”党建服务品牌,以“争当‘三个表率’、争创‘模范机关’”和环保铁军建设为抓手,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助力疫情防控、治污攻坚、大项目建设,X等重大项目获批,我局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基层联系点、X经验在全省推广。X个单位获评“X市先进集体”、X人获评“X市先进工作者”、X名党员被X市委记“个人二等功”、X名党员记“个人三等功”,收到感谢锦旗X面。二是聚焦问题整改显担当。深化“四风”纠治,持续落实基层减负举措,前三季度办文办会同比下降X%,作风整治月班子X个问题及X项社会评价反馈意见均整改到位。抓好“厅长我留言”、政风行风热线等群众反映问题处置和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补短板促提升。越级信访在去年下降X%的基础上,今年再下降X%,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环境信访先进集体。三是紧盯正风肃纪铸铁军。以“X”思廉日、“算好廉政账”等为抓手,开展警示教育、排查廉政风险点、讲授纪法微廉课、创作“亲情廉语”微视频、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举办廉政讲座,夯实廉政思想根基。出台劳务取酬规定和内部审计机制,实行执法廉政监督告知,加大重点事项监督、廉政审查和问题线索调处力度,开展违规接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监督、危化品领域正风肃纪自查自纠,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助力环保铁军建设,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X月X日,AQI达标率X%、连续三年全省第一;PMX浓度X微克/立方米,超目标X个百分点;X~X月省考断面优Ⅲ比例X%,超目标X个百分点。

20xx年,我局机关党建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组织基础建设、党建氛围营造、党建融合实践上有待加强。2022年,我局将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迎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打造特色党建服务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建设“美丽X”接续奋斗、持续攻坚,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

生态环境报告(篇2)

       滇池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一、滇池简介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滇池因周围居住着"滇"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颠也"之说,故曰"滇池"。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湖面的海拔高度为1886米,里,东西最宽为13公里。湖岸线长163.2公里,面积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为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主要河流有盘龙江、金汁河、宝象河、海源河、马料河、落龙河、捞鱼河等,出水口为螳螂江。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2855公里,为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是一颗吹璀璨的高原明珠。滇池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南有鹤山。这些山连绵起伏,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湖滨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有利于灌溉和航行。平均气温为14.5-17.8度,降雨量为1070毫米.二、过去的滇池

       滇池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湖泊,是昆明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昆明人心中,拥有300多万年历史的滇池已不是本质上的水,或是地理上的一片水域。他早已由于千百年的生存历史与昆明人血肉相连,与昆明的发展荣辱与共。

       滇池底质内湖肥,有很厚的淤泥,动植物残体、黑色,有极臭味,外湖较肥,褐黄色,有骸泥;上游河流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马料河、大青河、洛龙河、捞渔河、梁王河„„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5公里,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居云南旅游省首位。滇池古名滇南泽,又名昆明湖,距昆明市约20公里。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13.5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湖岸线长约200公里;湖面面积30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米,平均深度5米,蓄水量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西山远眺滇池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1886米,滇池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山环水抱,天光云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

       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高原明珠”之称。其迷人之处更在于它一日之内,随着天际日色、云彩的变化而变幻无穷。滇池水面宽阔,不但是旅游的好去处,还极有经济价值,航运、渔业、灌溉、供水等。滇池周围风景名胜众多,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等隔水相望,云南民族村、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云南民族博物馆等既相联成片又相对独立,互为依托,是游览、娱乐、度假的理想场所。

       50年代初期,滇池湖水清澈,水生动植物繁茂,湖水自然净化能力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鱼民及滇池附近的村民,常取滇池水作为饮用。其中水生物等植物丰茂,植物被占湖面的90%,分布水深可达4米,而海菜花群落是滇池主要特征之一,60年代以前,草海曾因海菜花繁茂而被称为“花湖”。为了对滇池的开发利用,昆明地区的先民早在远古时期就利用滇池的水产资源进行捕捞活动,用水车、天车等简易提水工具,提取滇池水灌溉农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建国后,在发展小型水利的同时,积极开展抽水工程的建设,提供所需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在发展滇池鱼类捕捞事业的同时,滇池鱼类养殖事业逐渐兴起。

       滇池为春城人民生活提高的不仅仅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同步提高,然而,在发展与利用滇池的同时,同样给滇池带来里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988年,滇池以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三、滇池污染现状

       滇池属富营型湖泊,部分呈异常营养征兆,水色暗黄绿,内湖有机污染严重、有机有害污染严重,污染发展较快,外湖部分水体已受有机物污染,有毒有害污染(主要是指重金属污染)尚不突出,氮、磷、重金属及砷大量沉积于湖底,致使底质污染严重,滇池近百年来已处于“老年型”湖泊状况;年均水温16℃;80年代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产卵、孵化场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并加之过度捕捞和鱼类种群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使滇池鱼类种群发生巨大变化,土著鱼种仅存4种、土著鱼种濒于灭绝,如肉嫩味美的金线鱼现己灭绝。就现在,滇池的水已污染严重,水体呈现绿色,而且是像绿漆一样的水。在海埂公园,站在滇池边上,会有鱼腥味飘来。污染十分严重。

       据2000年滇池流域污染源调查检测资料显示,滇池承纳的全氮和全磷负荷量主要来自生活废水和面源污染。面源污染指的是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废水、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淋失、城镇地表径流、矿区和建筑区地表径流等随河流和雨水进入滇池后造成的污染。滇池周围有4万多hm2农田,居住着200多万城市居民和农民,饲养着上百万头牲口。滇池流域雨水径流将污染物带入滇池,每年滇池流域产生的面源污染物高达2057.5万t,占进入滇池污染物总量的45%。来自滇池的监测报告表明,湖水中总磷和总氮的含量持续上升(图

       3、图4,污染严重的是草海,即纵坐标刻度大的表示草海的浓度),成为造成滇池严重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而面源和生活源的负荷已分别占到这2种污染物入湖总量的89%和96%[4]。长时间、大面积的面源污染,使滇池里的浮游生物大量死亡,降低了滇池的自净能力,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

       四、滇池污染原因

       一是城市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 二是滇池流域和滇池沿岸农业化肥、农药渗入雨水和灌溉用水之后产生的污水;三是工业生产污水;四是工业生产废弃物。三种污水加上垃圾(包括工业生产废弃物)泄入滇池, 造成了滇池水质的富营养化、重金属化和毒化、臭化。

       1、自然因素

       A、滇池在自然成长过程中,已进入衰老期,湖盆缩小、变浅,湖泊的自净能力较低。滇池周边没有大江大河注入,属于半封闭性湖泊,加之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质状况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在理想状况下,滇池水平均每四年才能置换一次。

       B、滇池位于昆明城市的下游,盆地最低凹地带,除降雨补给水源外,其余补给水源均是城市生活污水经入湖河道注入滇池。

       C、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加,污染物产生量也随之加大,沿湖土地又过度开发,湖滨生态带基本消失,导致九十年代滇池严重富营养化,全湖水质劣ⅴ类,水体的使用功能受到严重限制。滇池流域又是贫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滇池本身是一个半封闭的宽浅型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加剧了滇池水体的恶化。

       2、人为因素

       A、每个市民不但是滇池治理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滇池污染的责任者。现在我市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生活污水约150-200升,产生垃圾约1-2公斤,是滇池的主要污染物。生活污水中包含有粪便污水、洗涤污水和废弃食物,这些生活污水包括高锰酸盐、氨氮、总磷等含量,并经过入湖河道流入滇池。据统计仅以粪便计算,每人每天排出的粪便中含氮18.6克、磷1.74克,可以污染10吨水体。

       B、农村生活垃圾、农田废弃物乱丢乱放,有些甚至还直接摆放在河道边,被雨水冲刷后经河道流入滇池,加重了滇池的污染负荷。近年农村畜牧养殖业大量发展,农田化肥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中含有的氮、磷、钾等元素经地表径流、河道沟渠流入滇池,滇池沿岸部分农田每亩化肥每年的平均施用量高达2000公斤,流域内每年农药施用量已超过100吨。

       C、少数单位和个人只图眼前利益,环保意识淡漠,置法律法规于不顾,没有建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偷排、乱排污水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部分餐饮业不建或简单设置必要的排污处理设备,油污直排城市排水管网,给城市排水安全和滇池污染带来危害。

       D、入湖河道沿岸违章建筑屡禁不止。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入湖河道两岸建有大量违反《滇池保护条例》的违章建筑,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内,流入滇池;另一方面,有的居民为了个人的利益,又大量在河堤两岸新建房屋,加重了河道污染负荷。

       E、去年, 昆明污水产生量为74.7 万立方/ 日,现有的8 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48.3 万立方, 还有近1/3 的污水得不到处理直接排入了滇池;污水处理厂不足, 以及现有污水处理厂出力不够, 加之城镇下水管道建设陈旧落后,雨水和污水不能实现分流,使未经净化的污水排入了滇池, 加剧了滇池的污染。

       五、滇池治污的原则

       科学治理滇池污染, 必须遵循五条基本原则: A、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B、统筹兼顾, 长短结合, 通盘谋划(有机融入昆明和云南发展建设的战略全局), 突出重点, 科学易行;C、继承借鉴, 务实创新(继承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真抓实干, 敢闯新路), 责任量化, 完成进度, 依法保障;D、加大投入, 加强力度, 优化整合, 全民参与,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E、符合现代化城市建设、管理和湖泊污染治理的客观规律。科学治理滇池污染, 在遵循上述五条基本原则、解决好滇池治污战略问题的基础上, 还必须在坚持以往正确做法的同时, 学习借鉴国内外治理湖泊污染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创造性地解决好滇池治污的战术问题。

       六、具体治污的战术

       滇池治污的战术简要地讲, 可归纳为16 个字、8个关键词, 即: 截污、搬迁、引水、掘底、禁“毒”、绿化、严管、教育。

       (1)截污

       滇池污染, 一是污水;二是垃圾。所以要从这两方面着手,狠抓落实工作。

       污水。要采取坚决措施, 治住滇池入口和出口两头的污水, 实现污水的全部达标排放。入口。要在加快新建昆明污水厂的基础上, 做到两点: 其一,全市排放的污水全部都得到污水处理厂的净化, 实现达标排放。其二, 污水经过净化之后, 成为“中水”, 用于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市内绿化、清洁用水, 一滴都不得进入滇池;出口。滇池在引入活水之后, 外泄的所有污水必须在得到净化之后, 才得排入下游河流。这样, 必须在滇池水下泄处的合适地点, 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厂。

       垃圾。借鉴发达国家在垃圾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对昆明的城镇垃圾进行科学的管理。抓住两个关键环节: 一是垃圾分类。通过严格的立法和执法的保证, 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能够自觉地将每天产生的金属、玻璃、塑料、纸张、有机废物等垃圾进行严格的分类;二是在分类的基础上, 实施金属、玻璃、塑料、纸张等有用垃圾的回收利用和有机废物的火力发电或无害化堆埋———从而实现垃圾的分类处理、变废为宝和绿色环保。(2)搬迁

       滇池沿岸工厂排出的工业污水和工业废弃物是污染滇池的主要源头之一, 必须“釜底抽薪”, 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这一污染源———这就需要下最大决心, 采取最有力措施, 将滇池沿岸凡有排污的工厂分期分批全部搬迁。搬迁一是要选好新址;二是新企业的治污设施必须达标才能允许开工生产, 真正实现无污染零排放;三是以搬迁污染企业为契机,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 统盘谋划昆明经济社会布局, 优化整合昆明工业企业, 提升昆明经济竞争实力, 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3)引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滇池如无活水来, 则再治理也是死水一塘。滇池的活水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科学规划和项目施工后, 实现了雨污分流, 整个滇池流域和昆明城乡汇水区收集的天然降水及山泉、河流来水;其二是实施“引金入滇”工程。只要从丽江虎跳峡或昭通乌东德电站大坝引来滚滚金沙江之活水, 滇池水体能得到常态的适时置换, 再加上其它治污措施, 滇池的春天就来临了。此外, 滇中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 国土面积占全省的1/4,人口占2/5,GDP 占2/3, 工业总产值占4/5, 粮食占2/5, 但滇中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12% , 人均水资源量为1500 多立方米, 仅为全省水资源平均水平的30%、全国的70%, 远低于国际通行的用水紧张标准。水资源紧缺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滇中和昆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而,“引金入滇”工程的实施, 既可解决滇池活水置换问题, 又可解决滇中和昆明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4)掘底

       滇池属于浅水性高原湖泊, 多年的污染, 造成湖底污染物淤积, 沉积十分严重。因此, 要制定严格的规划, 分期分批分地域实施好滇池污染底泥清除工程———“水盆干净了, 盆里的水才会干净”。(5)禁“毒”

       这个“毒”指的是污染滇池湖水的工业污水、工业废弃物, 城乡生活污水中的化学物质和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因此, 在抓好“截污”的同时, 要抓好两个关键环节: 一是工业废弃物的变废为宝、科学利用或无害化处理;二是要大力提倡和采取有力措施推行使用农家肥、生物农药和无磷洗衣粉, 严格禁止在滇池流域和滇池汇水区使用化肥、化学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6)绿化

       对滇池沿岸和流域的陡坡耕地、荒山、荒坡实行坚决的退耕还林和全面绿化, 保护和涵养水源。严禁乱倒垃圾、滥砍滥伐和违法采矿取土。(7)“严管”

       滇池是昆明人民的滇池, 滇池治理, 昆明市民人人有责。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投入滇池治理, 必须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规划和立法。滇池治理规划出来后, 要通过立法给予法制上的有力保障;二是扎扎实实实施这一规划———滇池治理实行严格的治污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 任务分解到各地各单位, 落实到主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 进行严格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与奖惩———干得好的, 重奖、重用;完不成任务的, 就地免职;三是严格管理和有效监督, 确保昆明城镇和农村的所有居民都能自觉依法尽义务、守职责;确保滇池治污的每一分钱都花在治污项目上;确保滇池治理每一个工作目标都能够如期实现。做到滇池治污“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 不因执政者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 一届又一届班子抓下来, 一代又一代昆明人干下去, 一定能抓出滇池碧波荡漾、水清鱼跃的预想效果来。(8)“教育”

       滇池治理事关春城荣辱兴衰, 因此, 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和所有宣传机器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入耳入脑入心的宣传教育, 使滇池治理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共同行动和共同利益所在, 自觉地投入到治理工作中, 尽职尽力, 完成任务;使全社会都能做到像爱护眼睛一样, 爱护和保护滇池, 自觉地从我做起, 从每一件保护滇池的小事做起。

生态环境报告(篇3)

家乡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调查报告

城市:常熟

调查目的:了解常熟市近年来生态环境状况 调查时间:2010年12月23日~26日

调查地点:常熟理工学院,常熟的几个市镇、农村 调查对象:学生,各年龄层次的成年人

调查内容:针对我市近年来的环境状况,我们小组的三位成员共同制定了一张有关家乡生态环境保护的问卷调查,我们将调查卷分发给不同年龄层次的常熟市民.常熟历来是个福山宝地,但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难免会对本市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我想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来一下本市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市民对环境的关心程度和环保意识.调查结果:我们发出了共60份的调查问卷,最后收到了59份.我以收到的59份做了个统计,从统计情况来看,我发现很多人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水环境不太满意.大多数人都觉得居住地周围河流的水质不如从前.有一小部分人还认为周边水污染状况严重,一部分人觉得有较大污染.这可是个比较严重的事态.由此看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大不如前,也许会出现严重的恶化现象,这将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面对排污现象,人们的态度大多是会关注但不知如何行动,只有一小部分的人会向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绿化方面,人们大都持比较满意的态度,大多都认为近年来树木覆盖率在上升,这是由于政府在绿化上投入了大量的力度,才使得城市绿化一年比一年好,记得在04还是05年的时候常熟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这一荣誉很好地证明了我市城市绿化建设的丰功伟绩.近年来,常熟一些城镇农村的农业生产发展很快,硕果累累.但与此同时,农业的生产活动对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多数人在问卷调查中说影响程度较小,有一小部分觉得影响较大.极少数人觉得基本没有影响,当然也有小部分人不了解.我觉得少数不了解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的市民,他们对生活环境也许不是很关注.就我自己所生活的周边的农业生产活动来看,对生态环境还是有一些影响的.比如说过多地施化肥会污染水田环境,农忙时节,有些地方会露天焚烧秸秆,这会污染大气,会降低空气的能见度,危害人体的呼吸健康.因此,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从人们对”你会随便乱丢垃圾”这一调查来看,大多数市民还是有一定的文明素养的,这和我们的国民素质的日渐提高息息相关.其中近大部分人都说自己不会随便乱丢垃圾,一部分人说偶尔会,只有极少数的人诚实的回答说经常会.看来人们还是比较爱护周围环境的.对于他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有些市民是上去劝说制止,多数人还是会在看到后自己走上去捡起投入垃圾桶中,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会视而不见,或只是嘴上批评而没有实际行动.对于视而不见的行为我觉得是不合理的.环境是大家的,需要共同去保护好.多数人认为当地政府的环保力度一般,只有一部分人认为政府力度较大,也有一部分认为力度较小.根据市民的此种反映,可以看出政府的环保力度在不同的区域有所区别.对于市区,政府的环保工作做的比较好,而对于在一些发展较慢的农村地带,政府的环保政策还未真正落实.通过调查,我们也收集到了市民提出的一些有关环保的意见.以下是我罗列的意见; 1居民的环保意识要提高,2多设置垃圾桶,3希望政府加大管制力度,4垃圾分类回收,5提高群众的素质,6政府多拨点款,7从精神思想上提高居民环保意识,8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多植树,8治理污水,9对旅游景点乱丢垃圾现象进行管制,10注意空气污染治理,11教育下一代,增强环剥意识.我的体会:家乡的生态环境在近年来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作为90后,我看到的是错落有致的 高楼大厦,宽阔平坦的马路,热闹繁华的市景.家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那河流已失去了以往的清澈,我记得我奶奶和我讲他们小时侯的河水是十分干净的,河水可以直接去喝,水里还有各种鱼类,夏天的时候,人们在水中游泳降暑.我觉得那时的河水与现在的河水的水质是无法相比了.现在很多居住地周边的河水若没有经过清理整治的,一眼看去,大多是一潭污水,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水污染已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工业废水的不达标排放,农业污水的排放,还有往河水中任意乱丢垃圾的不文明行为等等都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水体污染后,会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但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是很高,虽然社会一直强调要保护环境,但正是有人们的意识淡薄,才会造成局部的严重的水污染.水体污染后没有进行及时地处理整治,导致水质进一步恶化,淡水鱼的种类也随之减少,这反映出政府的整治力度还不够.对于在市中心,政府的整治措施做得应该是比较到位的,但在一些乡镇、农村,很多的河水被污染后不能得到及时地整治,很多人对之也不闻不问,这样的情况则会使我们居住地周围的水质不断恶化.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一个市民都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来改善我们周围的水污染情况.工农业污水、废水要达标排放,生活污水不要随意排放,不要任意向水中乱丢垃圾.政府也要加大力度整治污水,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应充分考虑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我市的绿化率正在逐年上升.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正在不断地增多,当然不可否认,也有少许破坏树木的现象.在有些地方,有人随意砍伐树木来谋利,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我们应该制止并杜绝这种行为.绿化能优化我们的市容,为我们营造一个清新和谐的环境.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多变,我们更应该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多植树,增加森林覆盖率.森林具有很多功能,除了它巨大的生态效应,它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商家应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在它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对他的保护.近年来,我市的农业发展也很快,出现了大型的农业生产基地.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也有一些不注意环境保护的行为.比如随意排放农业污水,过多地施肥,使得农田肥力下降等等.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农业生产人员要注意环境保护.如果恶化了,那么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不会上升.应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要做到环境保护.环境是大家的,正所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如今,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正危害着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如果不注意保护,那形势将很严峻.尽管我们现在觉得自己的生活环境还不错,但每个市民都应该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人们普遍认为现在的环境不如从前.因此环境保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随手关水龙头,不随意乱丢垃圾,随手关灯……每一件小事的聚集将是能量的汇聚.一些工厂企业,要把环境保护放在取得利润之前,不能一牺牲环境来换取金钱.政府及有关环保部门应加大力度,对城市环境全面地保护整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近期与长远统一、局部与全局兼顾。进行资源开发活动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各类重要生态用地。大中城市要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城市公园、绿化带、片林、草坪的建设与保护,大力推广庭院、墙面、屋顶、桥体的绿化和美化。严禁在城区和城镇郊区随意开山填海、开发湿地,禁止随意填占溪、河、渠、塘。继续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工业污染源治理,切实加强城镇建设项目和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积极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和环境优美城镇创建工作。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要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

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建和谐社会.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小组成员:浦敏怡,浦丽萍,苏影婷

小组分工:问卷编写设计:浦敏怡

问卷打印: 苏影婷

问卷分发: 浦敏怡,浦丽萍,苏影婷 问卷统计: 浦敏怡,浦丽萍

EXCEL表格制作: 浦敏怡

此报告作者:浦敏怡 班级:市场营销Y101 学号:Y02110123

生态环境报告(篇4)

根据安排,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市生态环境局工作开展评议,充分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以来的关心和重视。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先后召开局党组会、局务会、专题会议,层层传达动员会议精神,及时安排部署迎评工作,真诚接受评议监督。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201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全力支持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贯彻“12335”总体要求,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全面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委员会决议、决定,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深入推进“环境治理攻坚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特别是2018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新改善,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标295天(北京227天、成都251天),超目标16天,优良天数达标率80.8%,超目标4.5%;

pm2.5、pm10年均浓度实现“双下降”,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稳中向好,去年4个国家考核断面地表水水质均值100%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4%;

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被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获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工作扎实推进。全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获肯定,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得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和省生态环境督察整改领导小组认可,2018年全省生态环境“党政同责”考核,我市上升9位、升至全省第8位。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核辐射监管、环评、政务信息等都走到了全省前列,被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并部网内全国系统内推介。在市级机关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中,2017年第40位,2018年第20位。2019年各项工作按照年初目标任务稳步推进,环境执法经验做法、环保问题整改等工作已获包惠书记3次肯定性批示,环保问题整改获亨孝市长大篇幅肯定性批示。

(一)强化宣传引导,推动法律法规执行规范。一是坚持会前学法。完善会前集中学法制度,市局党组会、局务会、中心组学习会议前半小时集中学法,重点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二是注重法律培训。定期开展“环保大讲堂”活动,邀请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专家对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和辖区重点企业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举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进机关、进家庭、进企业、进村社、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七进”活动,提升干部群众环保素质,增强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的实践能力。三是加强环保宣传。协助市人大城环资委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每年举行“6·5世界环境日”广场文艺宣传,联合市司法局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网络答题,组织干部职工24863人次参加“12.4”法律知识网上竞答,充分利用新媒体多途径开展环保法律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知晓环保法律法规浓厚氛围。

(二)紧盯目标任务,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落实。一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230余次就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作出批示,明确要求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认真整改、务求实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胥健同志多次带队深入开江县、宣汉县、达川区等地实地督导第二工业园区建设暨达钢搬迁问题整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工作,并听取市、县关于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xx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汇报,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法开展;

市委、市政府其他领导同志现场督导整改环保问题73次,挂牌督办重点整改任务148个。二是执行条例。市人大常委会印发《xx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xx市莲花湖湿地保护条例》《xx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等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决定后,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狠抓规范禁烧范围、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强化巡查监管等工作,全市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是落实责任。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台账》,严格实行“责任制+清单制+提醒制+销号制”工作机制,明确环境治理时间路径,层层压紧压实整改责任,有序推进问题整改。选派9名卸任县处级领导干部组成环保督查督办组,深入7个县(市、区)、经开区和有关单位进行明察暗访、跟踪督办,及时移交环境违法线索和问题点位,促进环保问题整改落实。2016年以来,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累计交办的1033件信访件,已经完成整改970件,剩余的63件,主要涉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正在加快整改和销号。2019年9月开展的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专项督察交办的92个信访件,已全部办结,整改工作有序推进。

(三)全面接受监督,推动建议意见高效办理。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度。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充实人员,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承办人员具体办的三级工作责任制,做到每件建议亲自审签。二是深化沟通联系机制。建立健全沟通协调、工作汇报、意见反馈、邀请视察等规章制度,加强联络协调和汇报,邀请人大代表参观罗江库区饮用水源地保护、佳境生活垃圾发电、达钢白烟治理等环保基础设施运行,收集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让人大法律监督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建立绩效评估机制。聘请20名生态环保系统政风行风监督员,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把接受和落实民主监督情况作为检验全市环保系统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2018年牵头或配合办理的20件人大代表建议满意率100%,办理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表扬为承办先进单位。2019年,我局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件,其中,牵头办理2件、配合办理8件均已按照办理程序,召开会议、与代表协商、沟通,及时办理,目前,代表们正在反馈办理意见。近期,市人大办交办我局承办的信访投诉件,我局已主动与信访投诉人联系,并同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协商制定整改方案,加快推进问题解决。

(四)严格依法履职,推动生态环保有序开展。一是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一体化平台”管理和使用,将权力清单挂在网上进行公示,推进和完善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制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反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要求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形成有效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保障机制。二是严格管理规范性文件。贯彻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廉洁性评估程序,完善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出台前议事规则和管理制度,注重和落实决策前的充分酝酿、科学论证及依法审查制度,做到监管措施更加到位。三是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市局26名持有执法资格证工作人员,依法依规加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建立与政法机关的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深化与公、检、法、司合作,规范涉嫌环境违法和犯罪案件的移送和调查处理,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推进行政复议申请、受理、审理、决定、履行、能力建设、监督考核等方面的规范化建设。近年来,全市环保监察执法力度明显加强,特别是2018年,共下达处罚决定书402件、罚款7834.79万元,居全省第三位。2019年截至11月11日,全市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414件,处罚款2474万元。案件查处数量居全省第二,行政处罚金额居全省第三,配套办法使用居全省第一。

(五)加强廉政建设,推动锻造xx环保铁军。一是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决策意志,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二是着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和党规党纪宣传教育。开展典型案件警示教育,组织学习各种典型案件通报、警示教育片和读本,以案例剖析方式对机关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有效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和反腐防腐能力,全系统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显著提升。三是着力环保队伍建设。2015年以来发展正式党员2名,接收预备党员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每年“七一”前夕表彰本系统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并开展了慰问困难党员等活动,通过“英才计划”引进5名专业人才,调入5名业务骨干,局机关党员队伍和业务队伍进一步优化。

(六)围绕重点任务,推动重要决策部署落地。一是狠抓重大风险防控。扎实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制定环境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把握敏感时间节点,对石油化工、重点流域、涉危涉重企业、垃圾填埋场、尾矿库等风险源开展专项检查,督促企事业单位全面落实环境安全的主体责任,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治理制度。成功举办2018年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填补全省高含硫气体天然气开发硫化氢气体泄漏环境应急处置演练的历史空白,为全省环境应急处置工作积累了优秀经验,得到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充分肯定。二是着力脱贫攻坚工作。精选驻村干部5人,其中驻巴桃园村3人、让水坝村1人、高桥沟村1人,全部脱产驻村开展扶贫工作。明确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分管、一个科室牵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局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133名党员干部参与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户与干部职工结对帮扶两个“全覆盖”,有效推进各项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八大战役”。持续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饮用水源保护攻坚战、农村环境治理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渠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等八大战役,加强渠江流域内重点小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及水质良好流域生态保护,切实维护渠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四是全力争创四川省经济副中心。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决定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后,全局上下精神振奋,及时动员,按照《xx市争创四川省经济副中心行动方案(2019-2025年)》要求,牵头推进xx市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工程。五是有序推进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机构改革。已经印发市级生态环境部门“三定”方案,7个县(市、区)、xx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均已挂牌,正在调整印制市、县“三定”方案,全市生态环境监察和监测改革工作正在按照省上统一安排部署扎实推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环保“小马拉大车”现象普遍。尽管我市市级财政投入1290万元,加强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环境监管员队伍建设,开发网格员专用app,为基层网格监管员配齐电脑、相机等基础设备,增强监管能力。但是,基层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仍然滞后,多地环保部门未新进1人,执法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基层环保部门“小马拉大车”现象十分突出,急需引进专业队伍,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网格监管员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基层“无人干事”局面。

(二)环境执法队伍建设与面临任务存在差距。随着环保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执法监管任务增加,监管压力持续增大,执法人员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由于监管面广、量大、点多,环境执法人员长年累月忙于奔波,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部分执法人员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执法队伍现状与目前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及社会公众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

(三)环保督察反馈个别问题整改进度较慢。按照环保督察整改要求,由于缺乏资金、涉及基本农田等因素掣肘,应于2019前12月底前完成的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全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和渠县-大竹、宣汉-开江两个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按时完成目标任务难度较大。

(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存在差距。投入5300余万元推进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凤凰山人工湖、七里沟等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达钢片区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完成。但是,由于老城区污水管网规划、城市建设施工等原因,在2019年5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和国家住建部黑臭水体专项检查中,初步认定我市万家河入河口为新增黑臭水体,反映黑臭水体整治存在差距,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开展整治工作。同时,农村黑臭水体将纳入管控,由于底数不清、分布面广、治理机制不完善、技术支撑力量薄弱等问题,增加了治理难度。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一个中心”,坚决完成年初目标任务。围绕服务加快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生态环境“党政同责”考核目标任务这个中心,坚定完成年度指标任务:2019年我市空气质量达标率≥77.2%、pm2.5年均浓度<52.2ug/m?的目标;

全市国控断面优良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0.0%;

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到目前为止,从完成水、土、气等各项约束性指标的进度看,年度目标可望全面完成。

(二)抓实“两项载体”,筑牢环境治理常效基础。一方面,抓实问题整改,紧盯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39项、“386+154”件整改任务、第一轮省督反馈493个问题、第二轮省督反馈92个问题、大气强化督查、饮用水源地保护督查、自然保护区督察交办问题,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深化举措巩固整改成果,做到点上问题集中治理、线上问题系统治理、面上问题根本治理。另一方面,打好“八大战役”。扎实开展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等“八大战役”,全面梳理防治核辐射污染,坚决抓好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增强“三种本领”,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一是严格环境监察执法。全面完成环境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工作,提升“12369”信访处理满意率,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日常管理,督促重点排污单位完成自动监控设施安装任务,加大在线监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让信息化环境监管切实发挥应有作用。二是严把全市环境监测。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区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断面、土壤监管区块等敏感点位监测,确保及时掌握全市大气、水、土壤“健康状况”,为精准治污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严肃党风廉政建设。持续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实,主动公开党务政务事项,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强化全系统文化打造,推动生态环保铁军建设。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对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评议,既是对我们各项工作的检验,也是帮助我们推动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这次评议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目标任务,谋划来年工作,创新实干、砥砺奋进,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全市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生态环境报告(篇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生态环境督察方案,供大家参考。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攻坚之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仔细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以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为主线,以持续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突出环境问题为

重点,立足县情,严格贯彻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

必须管环保”的原则,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燃煤锅炉整治工作。县域家事业单位、家医疗机构、家中小学校、家工业用燃煤锅炉及个餐饮业燃煤炉灶均已全部淘汰并实施清洁能源改造。

(二)清洁取暖工作。完成居民“煤改气”户、“煤改电”户,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任务;集中供热小区及村镇共完成户。

(三)工业窑炉专项整治工作。对家涉工业窑炉的企业下达了专项整治任务。建龙钢铁投资.亿元对烧结、发电等工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家企业完成煤气发生炉淘

汰及清洁能源改造工作;家企业完成深度治理工作。

(四)vc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有色行业煤气站vc实施专项整治,并同时开展

餐饮经营业vc治理。目前,家金属镁企业和家餐饮行业均已完成了治理任务。

(五)夏季错峰生产工作。一是提升污染治理设施效率,对工业企业易扬散的煤、焦、渣等堆场采取喷淋覆盖措施;重点企业进一步提高脱硫、脱硝、除尘等大气污

染治理设施处理效率;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依法实施停产整治。二是严格控制

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全县范围内的建筑机械、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源停用。三

是严控建筑工地污染,全县市政、建设领域装饰装修等涂装作业环节停工,混凝土

搅拌站、沥青拌合站停产,全面停止夜间施工审批。四是严控油气污染,全县范围

内所有未安装油气回收治理设施或油气回收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停止使用。全县油品储运企业、加油站、石化、化工企业上午九点至下

午五点禁止装卸油品、易挥发化学品。五是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责任制,完善组织网络,强化禁烧巡查,加强宣传引导,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严控露天焚烧秸秆。

(六)违规违法排污大整治“百日清零”专项行动。出动监察执法人员人次,对规定的中央省环保督查、散乱污整治、扬尘防治、柴油货车治理等项重点工作实施

了现场检查。涉及工业企业家,发现问题个,清零个,清零率为%。对环境违规违法

行为立案处罚起,罚款.万元,行政拘留案人,有力打击了企业的环境违规违法行为,震慑成效明显。

(七)建筑工地污染治理工作。对全县在建房屋建筑及市政建设工地进行全面排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方式监督检查,确保各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

分百”要求。同时建成区个建筑工地均安装了扬尘监测仪,平米以上家建筑工地安

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并与市主管部门平台联网。督促建筑工地覆盖土方及建筑材料密

目网万余平方米、硬化道路万余平方米;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份,停工整改通知书份。

(八)柴油货车违规违法整治专项行动。成立由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在辖区主干道路布设个查处站点,开展

“冒黑烟”车、渣土车专项整治行动。

(九)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结合行业特点,完成家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制定,为工业企业重污染天气应对提供了有力保障。召开多次重污染天气应对

推进会,强化各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对职责,立马启动重污染天预警,积极应对

重污染天气。

(十)石门饮用水源地整治工作。石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包括石门河、横榆河、小涧河个流域,总流域面积为km,涉及畜禽养殖取缔、河道清障清淤、生活垃

圾整治、围网围栏及立标立牌等方面共计个环境问题,项目预算总投资.万元。整治

工程内共涉及户养殖户,截止目前已清理河道米,清障清淤立方,清理垃圾方,并

完成保护区立标立牌工作。

(十一)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工作。该污水处理站位于礼元槐林沟沟口,项目总投资.万元,采用半地埋式mbr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m。目前,该工程已于年月底建成,年月投入运行。

(十二)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效工程建设工作。投资亿元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提标改造,扩容后规模达到万m/d,中水回用规模万m/d。目前,保温提效工程、深

度处理及中水回用预处理工程已完工,扩容及中水回用工程的可研、立项、土地预

审和“三通一平”工作已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我县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虽然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县城建成

区及周边村庄散煤取暖问题。散煤燃烧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建成

区及周边村庄清洁取暖改造,时间紧,任务重,还需加快进度;二是扬尘治理的管

控问题。需要对城乡结合部、物流公司等裸露地面产生的道路扬尘进一步加强治理。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县城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每天m的管网污水直排河道,严重影响断面水质;二是直排的生活污水造成河道底泥二次污染。能力建设

方面,一是未建设自动在线监控、网格化微站及平台,缺少精准把脉的科技手段;

二是环境空气质量个站点自动监测仪器整体老化,设备性能差,故障频繁,急需更

换以满足站点监测的工作需求。

三、下一步打算

我们将以这次督察活动为契机,严格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以壮

士断腕的决心,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果断的行动、更加得力的措施,确保完成

环境质量改善任务。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紧抓不放,作为不可触碰的底线抓实抓好,全力推

动环保工作跃升新台阶、环保治理跃升新水平。二是进一步压实环保责任。全面落

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部门履责、失责问责”要求,强化逐级领导责任,进一

步细化部门环保责任,增强“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部门必须管环保”的责任意识,全力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这场攻坚战。三是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细化工

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强化监督考核;同时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强力推进环

境保护各项工作协调并进。四是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加大多部门联合执法力度,

对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违规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露头就打、坚决整治;对

严重违规违法、屡查屡犯的企业,坚决查处;对涉嫌环境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

关处理。

最后笔者非常感谢您浏览本资料,您在购买之前请仔细查看预览,限于笔者个人水平以及文化素养,如有不足之处请您谅解,谢谢。

生态环境报告(篇6)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建议-以湖南省为例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模式落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环境效益;资金投入不足;环境意识普遍欠缺等方面。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防治。关键词:农村 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 治理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于2022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 在“十一五”规划中, 已明确界定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20 字方针,这无凝是解决“三农”问题, 使全国农民奔小康的文明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 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由于环境保护措施的长期缺失, 使得这一问题更为突出。面对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 使我们不能不想到村容整洁、生态良好建设任务的艰巨性, 同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更加艰难。在新农村建设中, 既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要积极稳妥地还旧帐, 更不能带新帐。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 以科学态度发展未来。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

       1.1 农业生产污染日益加重

       新农村建设大步推进了湖南省农业的集约化、机械化和规模化发展, 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向大规模使用机械、化肥、农药、地膜、大棚等为主的现代化生产模式时转变。据统计,近年湖南省年均化肥施用量约700万吨, 农药用药量约10万吨, 且年年增加,几乎施用于所有田地, 利用率仅为20% ~ 30%, 流失的化肥和农药易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农药的过量和不当使用, 造成了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偏高, 农产品品质下降, 甚至危及人类健康。据统计, 湖南省每年农膜使用量高达十几万吨, 而每亩地如使用1年地膜, 将残留废膜约2117kg, 农作物减产达

       6、43%, 如连续使用5年, 废膜残留将达21169kg, 农作物减

       24、7%。塑料大棚一亩残膜更是高达100 公斤, 要停留100至200 年才能完全降解。[ 2] 残膜会致使土壤通透性变差, 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导致农作物减产, 地膜中的有害物质分解还会对农产品品质产生较大影响。此外,湖南省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近5 000万吨, 四成被就地焚烧;农业生产还使用了大量其它的农用化学品;农用机械使用了大量汽油和柴油;等等;加重了土壤、水、空气和农产品污染, 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1.2 禽畜养殖污染

       禽畜养殖污染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且影响较大。据污染源普查,2022 年湖南省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445.73 万t,尿液产生量902.72 万t;此外还有研究表明[8],2022 年湖南省洞庭湖区畜禽养殖向水体排入总氮4.18 万t,湖区畜禽氮排放质量浓度达0.35 mg /L,畜禽粪便污染可见一斑。调查发现,稍大规模的养殖场一般都建在村里或村边,小规模的家庭饲养更是人畜杂居,畜禽排泄物、畜禽食物残渣及清洗养殖场地的废水等90%未经处理,大量渗漏和溢流,导致地面水体和浅层地下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1.3 农村生活污染

       近年来,湖南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污染物排放量也随之增长,而农村地区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相比之下严重滞后。据统计[9],2022 年湖南省农村产生生活垃圾约2 000 万t 左右,人均年产生活垃圾约300kg 左右,且逐年递增;2022 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达到6.45 亿t,位居全国前茅。目前,全国大多数乡镇缺乏垃圾处理设施,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32.31%,农村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生活污水随意倾倒进河湖或沟渠。此外,尽管湖南省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用能结构仍然粗放,主要以燃煤、柴草,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

       1.4 乡镇工业污染危害严重

       随着湖南省农村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在农村的兴建, 乡镇工业的污水和垃圾污染迅速加剧。湖南省乡镇企业大部分设备简陋、技术含量低、经营粗放, 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三废”, 湖南省因“ 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超过67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达20 亿元。据不完全统计, 湖南已有82% 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部分河段水质已达不到养鱼的标准, 甚至污染严重的已完全失去利用价值, 每年鱼虾被污染死亡损失超过1500万元。湖南省乡镇企业废水CDO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30%以上。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 规模小、投资分散、类型复杂、变化大、环保投入严重不足, 致使治理难度颇高, 对农村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

       1.5 基础建设污染不容忽视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湖南省部分农村地区修建或改良了大量房屋、道路、河堤、沟渠、桥梁、电线、饮水井等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及有效管理, 造成许多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 原有旧房、旧渠、旧堤、旧桥等拆后的废旧建筑材料如砖、瓦、水泥块、木材、旧家具等乱堆乱放, 甚至直接倾倒在水沟,由此造成排水不畅、水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诸多

       其一、农民迫于生存压力,湖南省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导致农民采取一些以环境破坏换取生活改善的短期行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另一方面,农户大量使用化学投入品,忽视或者根本不会考虑由此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二、农业生产模式落后,湖南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而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难度; 生产模式粗放,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低产出经营方式,大量施用化肥、化学农药,甚至施用高毒农药。其

       三、农村居民点布局杂乱,农业生态规划缺失,比如用地的低效性、空间布局的分散性、景观格局的无序性等,这跟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有关,山地偏多,管理不过来。

       其四、资金投入不足,治理模式不适,我国长期形成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战略导致广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不足,大多数地区没有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等现象;在污染治理上,难以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归结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业污染控制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其五、农民环保意思淡薄,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 农民往往只图眼前利益而无长远大计, 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严

       重后果估计不足, 对与环保相关的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政策等几乎处于盲区状态, 环保意识淡薄, 维权意识不高, 维权能力低下。

       其六、农村环保服务体系薄弱。一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湖南省尚未制定农村环保的总体规划, 缺乏对农村环保的全局性、战略性与长期性考虑, 形成的一些环保政策法规也只是局限在宏观范围内, 具体程度不够, 针对性不强,缺乏相应的实施保证机制。由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面广量大周期长、投入大收益少, 加之各级政府领导普遍偏好于经济效益, 对环保等社会效益性事业热心不够,导致各级领导认识不足, 工作上消极应对,工作进展不明显, 各级政府政绩评价考核体系、监管制度、投入机制等很少关注农村环保建设, 投入的资金、技术、人力等微乎其微。二是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基本空缺。农村环保组织、保洁人员、环保知识教育培训机构、环保信息咨询机构、农村环保科技研发、应用及推广机构、农村环保基金等涉及农村环境防治的社会服务支持组织少之甚少或是根本没有, 使得农村环境保护的氛围和环境难以形成。

       三 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建议

       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积极调整湖南省农业结构,实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在食物供求平衡的前提下,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重视和恢复绿肥作物,发展饲料作物,促使种植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大力提高养殖业的比重,充分发挥湖南省地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在区域结构上,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湖南省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等优势,积极建立各种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将休闲农业与调整、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乡镇企业创业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等措施有效地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2加强农村生态区划,构建人地协调的高效农业生态系统。根据湖南省农村地区的现状与问题,合理布局农村工业区、农业区、生活区。以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农村聚居为具体对象,采用实行就近调整与整体迁移相结合的办法,改善农村地区居住混乱问题,加快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进一步在完善现有农业生态保护规划,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资源分布状况、产业基础及农村空间结构,以方便发展种植业、林果业、加工业、畜禽养殖业为基础,制定适合不同农村聚居发展的产业发展方向,做到“一村(乡)一业”,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

       3科技先行,深入开展农村节能减排。在节能方面,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改变目前以煤、柴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利用大量宜农宜林荒山、荒坡种植非粮能源作物;积极推广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引导农民建设节能型住房和节能畜禽舍,加快省柴灶、节能炕和节能炉升级换代;加大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进一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在减排方面,其根本是土壤培肥,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实现秸秆覆盖与还田,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改善化肥结构,大力推广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配合施用、施用缓效氮肥等高效肥料的选择;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加强对施药人员的技术培训;积极开发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加强管理、积极宣传指导促进破

       废地膜的回收,同时开发并应用可降解的地膜、药膜等新技术。

       4 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加强污染治理。农村污染治理不能套用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模式,必须采用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减量—过程阻控—末端治理”相结合发展。结合农村特点,农村地区应采用分散或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一是能纳入城镇体系的尽量纳入,二是针对广大分散户主要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比如,建立统一的污水沼气净化系统;对居住相地集中的地区建设生活污水暗排沟,集中污水,统一处理;对居住较为分散户,无法建立统一排污管网,可采取单户或相近几户共用的污水沼气净化处理模式;在村庄的空地或原有低洼湿地建设人工湿地、稳定塘、生物滤池等。针对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修建生活垃圾收集坑,收集后集中处理。

       5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水平。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等各种传媒载体, 广泛宣传农村环保的意义、知识和技能, 公开发布农村污染事件的信息和危害, 推介农村环保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 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以迅速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6 发展循环农业生产,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随着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比重的不断提高, 农村中畜禽养殖越来越多。应大力提倡集中养殖, 凡是有畜禽集中养殖的地方, 必须建立相应的沼气池, 这不但增加了清洁能源, 还使大量畜禽粪便进 行了无害化处理, 增加农业有机肥;大力推广秸杆还田技术及农作物稿杆综合利用, 针对目前我省化肥施用超标, 化肥利用率偏低, 大量化学肥料流失, 造成严重面源污染的现状, 应大力推广测土施肥技术, 特别是城郊蔬菜及经济作物种植区, 应做到百分之百的测土施肥, 按土壤状况、作物种类及不同生育期, 合理追施化肥。

       7加强乡镇工业污染治理。注重村镇绿化体系建设,对不符合国家规定, 未达到有关环保标准的企业征收排污费, 并使征收处罚标准高于污染治理成本, 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促使企业积极主动进行污染治理,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重点加强对乡镇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 加强环保技术推广, 改革落后生产工艺, 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治理;加大执法力度, 定期开展专项治理, 对长期超标排污、私设暗管偷排偷放的, 一律停产整治;对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未经验收擅自投产的, 一律停产停建;对治理无望的乡镇企业, 一律关闭取缔。

       四 总结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随着西方国家将环境问题作为其外交重点,中国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中国在国际上维护主权、争取主动、赢得利益至关重要。此时,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与十几个国家接壤,污染转移、物种迁移、公共河流等资源的保护和分配等问题都是中国已面临或即将要面临的双边和多边环境问题。认真解决好与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中国和亚洲及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实践告诉我们:对于农村环境,水、气、土壤和作物的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盐碱化、地面下沉等自然生态的破坏,一旦出现,要恢复原有环境状况就十分困难,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它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直接影响当代人民的生活环境,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而且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关乎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生态环境报告(篇7)

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生态环境局2021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生态环境局2021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淄博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要求,我局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履行行政职能,规范行政权力行使。现将2020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单位负责人第一责任制,切实推进法治建设

局主要负责人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领导班子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自觉坚持学好法、用好法、执好法。党组中心组按照年度学习计划安排,开展了12学时的法律知识学习和讨论。在学习内容上将行业法律法规,基本法律知识与政治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加强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习质量。在工作安排部署上,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多次召开党组会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将法制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步安排部署,取得明显成效。

二、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依法行政

(一)组织起草《淄博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条例》(草案)。根据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安排,我局承担《淄博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条例》草案起草,成立了立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先后组织十余次讨论会进行修改完善,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区县分局、部分企业、法律专家的意见,对内容进行完善,目前已完成起草工作,草案及相关资料已报送市司法局、市人大。

(二)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相关制度。制定了《淄博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工作程序规定(试行)》,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分工、审批权限要求等,并对执法文书进行了规范,提高了行政处罚案件的案卷质量。结合工作实际,梳理形成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不罚”“轻罚”事项清单,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

(三)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制度。对我局以政府名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开展合法性审查,2020年共出具了《关于建立健全“全员环保”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印发淄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2019-2025年)的通知》、《淄博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6份文件的局内部法制审查意见;对相关业务科室提交的12份行政合同进行法制审核;指导区县分局做好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备案登记工作。

(四)落实重大执法决定集体审议制度。我局严格落实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案件涉及重大处罚决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事项经政法宣传科合法性审查后,提交法制工作委员会集体审议,未经审议或者经审议未通过的,不作出决策。2020年我局共组织了6次法制工作委员会,经集体研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5件。

(五)加强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起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执法“涉企检查罚款一口登记备案制”的通知》,并对执法检查计划、结果、行政处罚实行网上备案。全年通过“淄博市涉企检查网络备案系统”共上报检查计划162条,上报检查结果127条;各区县上报检查计划862条,上报检查结果3597条。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六)严格实施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持证执法制度。根据市司法局要求,组织做好了我局(含区县分局)2020年新申领行政执法证、听证主持人证人员培训、考试工作,并完成两年年审及四年年审人员公共法律知识考试工作。全市参加行政执法证法律知识考试人员共计225人,新申领执法证16人,申领听证主持人证23人,极大提高了我市生态环境系统人员持证比例,目前等待核发证件。

(七)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管理和学习培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组织开展涉及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等各类专题培训,2020年共组织专题培训四次,培训执法人员约400人/次,组织系统内工作人员参加了2020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进一步提高了生态环境系统干部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

(八)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建立行政调解制度。为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举报环境违法,反映合理诉求等事项,我局建立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按照《淄博市生态环境局行政调解工作制度(试行)》,指导各分局通过行政调解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履行好行政监管职责,针对环境违法行为导致的损害赔偿纠纷进行行政调解,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九)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按照普法计划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了6次“送法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民法典》等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进行了宣传讲解;依托“六五”环境日、“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进社区、进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发放《固废法》等单行本法规700余本,宣传单页300余份,进一步提高公众守法意识。

(十)开展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组织开展了涉及营商环境的、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可能与《民法典》相违背等专项清理工作,对我局起草的现行有效的3件政府规范性文件、2件市局规范性文件、2017年以来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的33件文件以及市局制定印发的各项政策措施进行了审核清理,未发现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政策措施。

(十一)推动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深入开展。召开了全市首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全市所有区县已全部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与市检察院、市法院及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工作机制,共同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深入开展。全市共办理49起损害赔偿案件,企业采取自行修复、替代修复等多种形式修复受损生态环境,赔偿案值达3亿元。

(十二)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为进一步扎实做好依法行政工作,我局聘请了专业的法律顾问为我局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强制以及重大行政决策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进一步把好法制审查关,守好诉讼质量门,2020年共参与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件,行政诉讼案件4件,审核行政合同12件。

三、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一)要抓好合法性审查,严防行政决策法律风险。要进一步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对区县分局重大行政决策审查工作的指导,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认真开展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才能有效预防政府决策法律风险。

(二)要抓好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继续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区县分局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指导,制定并落实年度执法监督工作计划,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

四、法治政府建设中出现的不足及原因

(一)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学习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局业务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执法人员更注重业务技能的提升,在相关法律知识学习中存在不深不透的问题。

(二)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需要进一步配备。我局人才队伍中以理工科为主,大多精通化工、环境等相关专业知识,具备法律专业的人才较少,需要进一步配足配齐。

五、2021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对照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各项要求,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做好市级依法行政考评布置、汇总、上报等工作,完成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完成规范性文件、重大执法决定、重大决策等的内部合法性审核及相关备案工作,完善依法行政的相关制度建设等工作。

(二)继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探索。按照改革要求,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发现的严重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按程序启动生态环境损害索赔工作,追究违法排污者的民事赔偿责任,督促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修复义务。

(三)继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普法工作将采用送法上门的模式开展,通过进乡镇、进企业的形式开展,根据相关精细化管理规范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使企业明确应遵守的法定义务,提升宣传效果。

(四)继续多途径化解矛盾纠纷。做好行政调解相关工作,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尤其涉及人数众多、影响较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争议纠纷,依职权主动进行调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局2021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2020年是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全面深化提升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起步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宁市生态环境局法治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结合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效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有力保障环境安全。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强化领导责任,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保障。我局党组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精神,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建立局班子对本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负总责,局法制部门牵头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机制。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持续运转,切实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局班子会定期听取本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本局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交的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总结由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发,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同时,我局安排落实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开展。

(二)依法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安全保卫战

1.强力统筹协调、精准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强化城市扬尘综合治理,推进《南宁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二是完善秸秆禁烧工作机制,大力宣传秸秆禁烧政策,累计出动5万余人次、1.1万余辆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18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9万余条,利用喇叭播放宣传音频1.5万余次。强化秸秆禁烧区巡查执法,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5万余人,发现并处置火点6300余处,处罚金额13万余元。召开秸秆禁烧工作现场推进会,目前,各县区(开发区)已基本完成秸秆禁烧智能化监控系统建设。三是严管烟花爆竹禁燃限放,春节期间未发生污染天气。四是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和应急响应,修订《南宁市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10次污染天气预警响应,对响应落实情况开展检查。五是强化科技支撑,继续开展源解析和机动车尾气走航监测,助力精准防控。

2.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百姓“水缸”安全。一是抓整治,开展流域环境问题精准治理,对影响武鸣河叮当断面和郁江横县六景断面沿岸污染源进行拉网式现场排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继续实施郁江(南宁段)流域水质跟踪研究,强化流域治理主体责任,将流域整治、水质目标落实分解至各县区(开发区)。二是抓巩固,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16个环境问题整治“回头看”,推进“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三是抓建设,紧扣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提升,全力推进新改扩建污水厂项目的建设,及时推送每月两次水质监督性监测数据,积极推动黑臭水体治理。组织实施《南宁市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计划》《南宁市水环境质量管理提升工作任务分解表》《南宁市流域水环境治理“百日攻坚战”行动方案》,开展“保好水、护饮水、治黑水”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建成区38个黑臭水体全部实现消除或基本消除。竹排江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入选2020年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的典型案例。

3.扎实推进净土持久战,土壤环境总体安全。一是全面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快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截至目前,推进了193万亩农用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面积,推进完成率124%。二是全面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已完成第一阶段总共163个地块的基础信息调查采集工作。三是严格管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组织对45个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善建设用地准入机制。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实施,各县区、开发区累计排查涉镉污染源重点区域663个,排查企业465家,2家企业列入整治清单,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安全。

4.推进农村治理攻坚,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统筹资金在各县区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整治项目建设。建立完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强化农村污水设施运维保障,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编制和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防控农村面源污染。充分做好2020年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工作准备,积极推进“绿盾”专项行动问题整改落实,同时,组织各相关县区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开展自查排查。

5.全面强化环境噪声管理,噪声治理管控持续改善。联合各城区、开发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环境噪声开展综合治理,实现环境噪声信访投诉量持续下降和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改善;开展敏感时期建筑施工噪声专项整治工作,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加强中高考等重点时段噪声保障。生态环境部门将群众投诉较多的重点市政工程纳入监管平台,主动上门与施工单位对接服务,帮助解决施工噪音问题,及时做好群众投诉答复和解释工作。

6.着力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是加强指导相关单位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医疗废物全部做到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协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正常运行。二是组织开展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污染整治、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医疗废物处置专项整治行动专项行动。按照“一点一策”,推进重点难点固废问题整改。三是助力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强力推进有害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指导各城区和开发区积极完善源头有害垃圾收集装备和建设区域临时贮存点,目前所有城区、开发区有害垃圾贮存点已经建设完成,共配置了19辆有害垃圾车辆,车辆核载总量12.28吨。四是强化涉重点重金属项目监管,做好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管控。建立涉重点重金属企业全口径清单,推动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排,目前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约26%,完成自治区重金属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减排12%的目标。

7.全力加强环境执法,环境监管得到有效保障。全市共组织开展重点企业土壤污染、黑臭水体治理等40余项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0多人次,检查企业7000多家次,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案件27854件次。排查“散乱污”企业,完成整治98家。依法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50件,处罚金额958.0038万元。重点环境风险源管理目录清单逐步完善,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做好环境安全生产工作。

8.坚持不懈,落实疫情期间生态环境执法服务工作。疫情防控期间,采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数据监控、用能监控等非现场检查方式进行环境监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一是创新建立重点企业环保挂牌服务机制,首批已向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进行授牌、实行定点挂牌服务。二是实施“两个清单”,实施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纳入清单的企业免于现场检查;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对纳入清单的企业强化项目环评审批服务。通过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入企业、引导第三方治理等方式,精准帮助企业解决治污难题。三是主动联合市卫健委开展南宁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站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组成现场执法检查组,到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指导督促污水处理站管理人员做好污水消毒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四是指导服务自治区级后备定点收治医院邕武医院扩建项目建设,仅用7天时间,全程指导帮扶邕武医院完成原有污水站应急处理项目和临时负压病房区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调试工作,保障医院顺利投入使用。

(三)综合执法机构改革落地运行。按照上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部署,有序整合环境保护和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队伍,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并于2020年3月5日挂牌成立了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综合执法支队统筹全市执法力量,发挥综合执法改革的执法调度优势,统筹市县执法力量,组织开展统一执法、交叉执法、异地执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更加统一、效率更高、动力更强、覆盖范围更全面。

(四)配合做好开展地方性条例的立改评废工作。起草《南宁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并协同市司法局等部门多次修改完善工作,2020年6月已经市人大一审。组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南宁市横县茉莉花保护和发展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等40余件地方性法规提出环保部门职责方面的修改意见建议。组织对《南宁市饮食服务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进行立法后评估工作。鉴于《南宁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19年施行,目前已完成《南宁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暂行规定》废止办理手续。

(五)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体制机制。局领导班子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强化集体领导观念,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科学决策能力,建立健全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对涉及人、财、物及“三重一大”事项一律坚持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二是健全规章制度,为依法决策提供保障。我局制定了《南宁市生态环境局“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南宁市生态环境局重大法制审核制度》《南宁市生态环境局重大决策事项目录》等多项规章制度,规范环境行政决策程序,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为依法决策提供制度保障。三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为行政决策提供法律保障。我局继续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参谋助手作用。在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中,对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立法、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参与重大案件处理研究等活动中积极听取法律顾问意见。

(六)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修订新的《南宁市生态环境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南宁市生态环境局行政执法专用章使用和管理规定》。我局将行政执法公示与政府信息公开有机结合,成立工作机构对各部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工作进行督促件检查,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各项执法信息。二是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环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禁未获得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严格按照《环境监察办法》进行环境执法。三是开展行政执法情况自查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积极对本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职责的具体履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梳理,分析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和措施,有效推进严格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有力促进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提升。

(七)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夯实依法治市群众基础。我局以“全面普及,突出重点,广泛宣传,务求实效”为原则,深入开展全民普法工作。一是建平台,创典型,不断扩大环境保护普法辐射作用。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散发资料、悬挂标语横幅、播放电视专题节目和字幕宣传等方式向群众推送环保法律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二是拓领域,强宣传,确保普法宣传落地落实。拓宽普法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把普法宣传与“法律六进”工作有机结合,多层次推进普法工作。通过“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环境大接访等,开展环境保护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活动,不断营造法治宣氛围。

(八)积极应对行政复议答辩、行政诉讼工作。今年以来,组织做好5起行政复议案答辩工作、6起行政诉讼案出庭应诉答辩工作。按照《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协调法律顾问积极应诉,做好答辩工作,切实做好行政应诉的各项工作:按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和其他相关材料;依照规定组织局领导参与庭审活动。

二、存在问题

回顾2020年以来的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随着机构改革、生态环境部门垂直管理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的基本完成,生态环境部门承接自然资源、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监管领域和执法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入,执法能力不足、执法人员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执法队伍现状与目前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及社会公众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同时,生态环境普法力度还需加大,覆盖面、影响力仍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宣传与业务宣传需要进一步融合,宣传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丰富形式、拓宽渠道、讲好生态环境法治故事。

三、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局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决策部署,谋划和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务,依法全面履行生态环境职责,聚焦环境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铁腕治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要求,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建立重大复杂案件的研讨机制,对于重大复杂案件,邀请专家、学者和专业律师参与案件研讨,保证处罚的合法性。

三是加强环境法治队伍建设。继续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在集中授课、讲座培训的基础上,探索知识竞赛、旁听案件审理、鼓励自学等多种形式,增强主动学法用法的意识。为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队伍执法水平,我局根据执法人员日常环境执法的特点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自行命题,并坚持每年组织两次本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考试,通过以考促学的方式来提高执法队伍的办案质量。

四是持续强化部门协作配合。进一步加强“两法衔接”工作,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做好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继续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之间的协调联动,加强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共同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对于发现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积极组织推动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

五是大力开展环境法治宣传教育。根据国家、省、市普法工作要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第八个五年普法规划,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将生态环境法治宣传与生态环境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以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同时兼顾业务工作和社会公众需求开展宣传。拓展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活动,努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网络,提升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素质、企业守法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

生态环境局2021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按照《x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行政执法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xxxx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保障情况

局领导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科室(站、队)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办公室牵头抓总,各科室(站、队)抓细抓实具体工作,并选派了x名年轻干部专职负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非法学专业x人,其中x人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类)。

(二)主要负责人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1.有序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组织学习中央、省委、x市委关于机构改革文件精神,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改革方向和改革任务,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及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决策部署。xxxx年x月,根据《x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原x市环境监察执法大队与x市x生态环境局实行“局队合一”,更名为x市x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2.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工作重点突出,对各类恶意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对缺乏环保和法律法规知识的企业,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指导企业完善相关环保手续和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实现依法严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两手抓”“两手硬”。xxxx年,开展“双随机”抽查xxx家次、夜间及节假日检查、专项检查和信访投诉办理等其他执法检查xxxx余家次。对xx起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下达处罚决定xx起,罚款xxx余万元;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或生态环境污染事故。

3.统筹抓好新冠疫情防控。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涉疫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生活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源等重点区域检查,严格落实好生态环境监管职责,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组建环境监测党员突击队,对石河堰和团结堰饮用水源地源水开展了xx次生物毒性和总余氯监测,对定点医院开展了xx次总余氯监测,对污水厂开展xx次总余氯监测,对隔离点开展了xx次总余氯监测,上报监测信息和各类报表xxx条;环保铁军战“疫”队深入社区支援疫情排查、值守工作,服务居家医学留观对象xx名,累计值守xxxx余个小时。创造性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对保障疫情防控类建设项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实现项目审批时限最多缩减xx%。全面实行电子件送审报批、“专家函审+视频会议”模式,实现环评审批xxx%网上办,环评事项办理全程“零接触”。

(三)规范性文件梳理、制定情况

按照全市规范性文件清查工作部署,对xxxx年xx月xx日前牵头制定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对xx件规范性文件中的《关于建设生态x的实施意见》等x件建议清理;xxxx年我局未牵头制定规范性文件。

(四)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情况

推行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和法制审查制度。严格落实《x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x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重大事项决策作出前,严格实施决策启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并完整记录每个环节情况,专档专卷管理。今年,由我局牵头《x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严格落实相关程序,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施行。

(五)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制发了《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支持服务企业绿色发展措施》《创新提能深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以“十五条”有力措施为抓手,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审批范围,打造包容普惠的营商环境。二是对标提升服务水平。派专人赴x市局、锦江区、青羊区等交流学习,对标对表x荔湾区、x光明新区等国内行政审批先进城市,取长补短,将非承诺制项目报告表审批时限由x个工作日压缩为x个工作日,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精简为政务服务窗口统一受理、当场办理。三是服务重大项目环评。xxxx年x月,水井坊x产业基地项目环评顺利取得省厅批复,为白酒产业振兴奠定了基础;为保障璞泰来重大产业项目顺利落地,多次邀请市局领导和省级专家现场实地考察,为项目落地提供帮助,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成功争取到璞泰来项目总量在x市范围内予以调剂,切实保障了重大项目顺利落地。

(六)政务公开落实情况

xxxx年累计公开环评公示信息xxx条、环境质量信息xx条、行政处罚信息xx条、环境工作动态xxx条,环境信息公开率达到了xxx%。

(七)矛盾纠纷化解情况

建立健全环境信访工作机制,制定了信访投诉举报案例分析研判工作方案,成立了环境污染纠纷调解委员会。xxxx年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件共计xxx件。按照“有件必接、有接必处、有处必回”的原则,办结回复率达xxx%,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好评。未收到生态环境领域矛盾纠纷行政调解申请。

二、存在问题、困难及对策措施

我局现有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专职人员x名,法制审查力量单薄,在职教育培训较少。下步,我局将为现有法制工作人员的法律专业在职教育提供必要保障,选优配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力量,加强现有法制审核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三、xxxx年工作打算

坚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x市委、x市委决策部署,紧密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大局,结合我市生态环境实际,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铁军,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保障。强化法制力量配备,设置法规与行政审批科,选优配强专业的法制工作干部,探索建立干部职工的法律专业在职教育保障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不断规范行政执法内部程序,全流程梳理行政命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与行刑衔接各个环节,进一步健全有依据、有标准的案件办理程序图。对标先进、探索创新,持续优化政务行为,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严格落实“重大项目环评周进度跟踪管控机制”,全力做好项目专员“一对一”跟踪、服务、调度、推进重大项目环评工作,助推璞泰来等重大项目环评编制及审批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强与x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处、x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总队、x市司法局的沟通衔接,准确掌握生态环境领域法制工作新要求,执法工作新标准,形成行政执法、法制审查协同机制,用法治助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生态环境报告(篇8)

为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我以本次实践主题“关注民生,和谐发展”为核心,深入甘肃省会宁县桃花山社区进行调研,调研报告以物价对桃花山社区居民影响为中心,其涉及内容有会师镇桃花山社区自然状况和经济发展现状、居民收入和支出状况、物价变动情况和物价变动对居民生活影响等四个方面。

甘肃省会宁县是全国着名的红色旅游地之一,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桃花山社区位于会宁县东南部,在县开发区什字东南方位,着名景点桃花山底。距平定高速公路和国道312线1公里,辖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4157人,流动人口为4156人。现有党员38名,社区共有5个党小组,个体工商户500多户,民营企业7家。辖区内有两处全国着名的旅游景点,这成为本地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桃花山地区为开发以前,本地区只是一片大荒地,只有稀少的几户人家聚居于此,仅靠几亩薄田生活,靠天吃饭的日子依旧延续着。1993年,会宁县党委、县政府决定在这儿建立会宁县开发区并成立桃花山社区,本辖区随之开始发展。广袤的荒地逐渐变成了一片充满生机的乐土,于是这里出现了医院、学校、民营企业以及大片的居民区等。如今,便利的交通、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和优美的环境在这儿建立起来了,居民生活物质条件不断加强,人们开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时会师镇党委、镇政府为满足全体居民的精神需求,不断制定了各种文化服务政策,如为满足当地广大秦腔爱好者的需求,于XX年在本社区成立了“秦腔社”,深受当地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也建立了6个社区居民活动中心,供居民生活娱乐;XX年,又依据辖区内会宁会师胜利景园这一景点,建立了富有特色的红色旅游服务中心,这又大大的提供了一大批就业岗位,使本社区无业人员577人中的473人就业,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XX年,本社区被县政府命名为“和谐示范”社区,XX、XX和XX连续三年被评为“文明社区”。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全县58万人口,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降水稀少。自古以来,会宁县是历史文化古城,战略位置重要,素有“秦陇锁钥”之称。会宁是中国革命圣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会宁由此名垂青史,闻名中外。会师旧址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红色旅游成为会宁的一大支柱产业。而桃花山社区坐落于会宁会师景点旁,凭借这一区位优势条件,本社区经济文化不断加快发展。

据调查,XX年上半年,社区居民人均收入达1575元,比上年净增324.75元,增长了20.61%,其中旅游业是社区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旅游景点中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与红军长征胜利景园都位于桃花山社区附近,且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是以桃花山为依托的,其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首先本社区的地理区位优势为其提供了近500个就业岗位,较大部分的解决了社区内的无业者的就业问题;其次提供岗位与人均收入的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在XX年上半年,就业者的收入达到1622元,超过社区的人均收入。第三大大丰富了本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以当地特有的文化和红色旅游为基础,兴起了许多文化生活活动,如每周特有的“红歌行”演唱会,这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一条附加链,所带来的经济文化效益可观。

昔日的大荒地逐渐成为当地人心中的梦中田了!

生态环境报告(篇9)

20**年市政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以促进农业节能减排、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特此承诺。

1、开展农业农机资源环境保护宣传年各项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交流会、技术培训会、督导检查、考核评定等多种方式做好宣传,倡导以行业自律促进节能减排。把切实保护好农业农机资源环境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理念贯穿在单位的日常工作当中。

2、开展农机先进新技术、新机具,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按照区站2014年节能减排的实施方案,完成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田面积1万亩项目实施工作。

3、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数据收集等相关工作,开展污染防治相关专项调研和试验示范,算好农机排放大帐。

4、开展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的实施,实现农村生活、生产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目标。

5、做好农机资源环境保护监督员制度实施。认真履行XX区农机管理站农业资源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履行监督员的职责,完成农业资源环保相关信息统计与减排目标任务监督落实工作。

6、做好“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以农机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为重点,按市农委和区农林局的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扎实的工作。

生态环境报告(篇10)

一、 提出问题

你想拥有一个绿树成荫的校园吗?“宁静以致远”谁不想在一个轻松惬意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呢?然而我们的校园环境却不那么让人满意,尤其是环境噪音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研究目的

校园是学校环境的灵魂,也是代表了一个学校的整体面貌。优美安静的校园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到大学的氛围、学习的氛围

我们本着对学校,师生及社会负责的态度,根据实际情况,从噪音,空气,垃圾,卫生等对教育环境的影响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学校,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树立起“美化校园,人人有责”的观念,为建设美化校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希望我们的调查结果能反映一些问题,能对学校领导们改造校园的计划有所帮助。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我们的实际情况,仅以我们西校区为例,了解同学们对学校的周围环境和校内环境的意见,及一些环境污染引起的影响。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的生活问题,分析出问题的轻重和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研究办法:问卷法、讨论法。

时间安排:20xx年1月20日至20xx年3月13日。 研究过程:

1、 开会讨论调查的,由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客观原因,确定出研究内容为:噪音,卫生,空气,水四个方面。

2、 针对各个内容,归纳总结问题并做出问卷200份,问题涉及:各宿舍楼,教学楼,学习环境,饭堂卫生,附近铁路和幼儿圆等。

3、 调查对象是各幢楼各个宿舍的学生。

4、 总结阶段: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那种污染最为严重,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四、调查总结与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本校区的学生(含概各栋宿舍楼的各个宿舍及各年级)。

以下为调查结果:

一)、从大体上分析出学生对各种环境的满意程度:

1)空气质量满意程度调查结果:

分析总结: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及本身的占地面积不大,又邻近大马路和铁路,空气污染主要是火/汽车废气、尘埃及厂房实验室本身所带来的特殊污染,污染程度虽然不是很严重,但空气质量并不是很理想,大多数同学认为空气质量只是一般,希望能加大学校的绿化,让我们能呼吸着更绿色的空气。

2)声音质量满意程度调查结果:45.30%

分析总结:大多数同学认为学校污染最严重的就是声音质量。 主要情况有:学校临近铁路及公路,每次火车经过的轰隆声对日常的休息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8%的同学认为已经严重影响生活,造成了难以入睡及难以学习严重后果;19%的同学认为只是有时受到影响; 其他大多数同学表示已经习惯了。

学校人口过密集,同学对能否找到安静的学习环境而发愁;40%的同学能找到安静而适合自己学习的地方; 同时41%的同学表示无法找到安静的地方学习;19%的同学希望学校能增加一些固定的自习室(24小时)。由于学校的宿舍单间人数较多,大多数同学对宿舍的声音环境表示不满意。 30%的同学认为宿舍是安静而又适合休息场所; 43%的同学表示宿舍经常很吵,有时甚至难以入睡;而其他27%的同学表示感觉一般,习惯了有时很吵也能睡着。

由于学校人口密度大,单位产垃圾的能力强,生活中的垃圾容易堆积,而宿舍经常是如同垃圾堆一般,难得清理,主要是由于地方太小,大多数生活用品堆积而放,难以经常收拾造成的。WWw.ZhIDezHuAN.CC

而就学校本身的对垃圾的收拾及垃圾点的位置放置,只有5%的同学觉得较为科学,有47%的同学觉得合理,而48%的同学认为并不科学,希望能改进。

二)、就学校各位置进行调查

1) 学习场所分析总结:同学对教学楼,图书馆及综合楼的学习环境比较一般满意,主要出现的问题:

(1) 课桌椅在开学时比较脏乱,灰尘很多;

(2) 图书馆空气不是很流通,有时很闷;

(3) 多媒体教室经常没能提前开门通风,味道不好;

(4) 教室经常有异味;

(5) 学校新装修的教室油漆味道重,很刺鼻。

三、总评分

学生对西校区环境满意程度评分

差, 15%

优, 10%

良, 25%

中, 50%

四、收获与体会

通过本次对我们校园环境进行的调查显示,校园建设在合并到我们学院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了新的局面,

但由于校区自身的一些条件限制:

一、校区面积过小,这样使得学校的先天不足,学校的建筑楼之间密度过高,绿化面积太少。更为严重的事,因为面积小,垃圾堆离宿舍楼过近,使宿舍的环境更为差。使学生对学校的印象更为不好!

二、校区的历史悠久,由于当时的条件,使这些教学楼和宿舍楼的设计不大合理,例如有排水沟就经常散发出它的气息,生怕别人忘了它的存在。古董似的的宿舍房,也增加了学生对环境的不满度。

三、校区的外部环境可谓不妙,虽说地理位置不错,但是旁边的铁、公路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有28%的同学表示这火车经过时所发出的声音严重影响其生活。也是由于这缘故,校区的空气质量也是颇为堪忧。

相关下载

相关标签

最新更新

精彩专题

更多+

游戏排行

软件 游戏